服务调查

基于混合环境的“训战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国培计划(2023)”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数字化教师培训探索)




1.png


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然而,多数中西部地区的研训工作者因缺乏相应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在面对教研数字化转型时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教研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进程迟缓。为突破这一困境,best365英国在线体育萃取国内标杆组织与标杆个人的数字教研经验,开发基于混合环境的“训战一体”数字教研培训课程。best365英国在线体育遴选了贵州省铜仁市的40名研训者作为“国培计划(2023)”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best365英国在线体育数字化教师培训探索培训班的学员,在培训班中项目团队应用这套从“训”带着方案去“战”,由“战”带着结果复盘,以战促训的培训课程为贵州省铜仁市培育了40名能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组织与实施数字教研的种子。




背景及问题


(一)政策导向:教研向数字化转型是国家要求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高质量实施教研工作,是促进教师职后发展的引擎,是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2022年,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再次强调教师要具备利用数字技术资源促进自身及共同体专业发展的能力,包括数字化学习与研修,以及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

(二)实际需求:研训者在学习与运用数字教研中面临突出困难

项目组针对贵州省铜仁市的市级、县级、校级研训者进行调研,其调研数据结果表明,在学习数字教研的过程中研训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新名词多、内容过多、技术专业程度高且复杂、畏惧;在应用数字教研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主要有: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字教研方案?如何开发教研数字资源?如何采集与分析教研数据?如何泛在化的组织与实施混合式教研?

因此,项目组在贵州省铜仁市遴选了40名小学数学学科研训者(市级研训者8人、县级研训者8人、学校研训者24人)作为本项目的参训学员。期望,通过培训使参训学员深入理解数字教研的内涵,掌握基于数字技术的研修共同体创建、教师教学能力诊断、教研课程开发等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数字技术组织实施区域、校本教研活动。




理念与做法




项目组融合了行动学习和学习体验设计两个方面的理论思想,提出基于混合环境的“训战一体”教师培训模式(如图所示),该模式是以学员为中心,以实践为根基,借助数字技术为学员还原真实业务场景,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坚持训练和实战融为一体的思想,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聚焦真实业务中的关键任务与业务痛点,从“训”带着方案去“战”,由“战”带着结果复盘,一边实战一边赋能,实现学习成果的近转化和远转化。

2.png

训战一体化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四个核心设计步骤,具体如下:

(一)分析数字教研业务需求

项目组首先对铜仁市数字教研业务开展分析(见图),从数字教研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识别数字教研业务的组织目标、高层领导的战略意图以及对于人员能力的普遍要求,然后通过资料梳理、网络问卷调研、面对面访谈来寻找参训学员的数字教研能力现状与期望能力之间的偏差,通过对采集数据的综合分析,项目组将校、县、市级研训者能够使用数字技术合作开展课例研究任务作为本次培训项目的赋能点。

3.png

(二)设计训战一体项目

基于确定的赋能点,项目组采用“知-行-果”的设计路径,紧抓“数字教研”业务的关键点,设计了7个关键业务场景的解决方案,以在线学习+线下解惑的方式,让学员对“知”的掌握,以线下训战工作坊的方式,完成铜仁市数字教研解决方案落地问题,在训战工作坊中,项目组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按照7个“数字教研”解决方案的框架为参训教师搭建业务场景(见图),参训教师在这些业务场景中通过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行动落地,完成数字技术合作开展课例研究的知识与技能的记忆、理解、应用甚至创新解决方案的完整学习旅程,实现了从“知”到“行”,再到“果”的转化。

4.png


(三)开发训战学习产品

项目组首先以产品思维的方式识别校、县、市研训者在数字技术支持下合作开展课例研究场景涉及的人群、要素、相关技能、解决方案;接着从识别的数据中提炼数字化课例研究的标准化行为准则;最后,用各种学习活动来展现这些标准化的行为,形成场景化的学习产品,具体功能模块如下:

1.线上预热:通过建立微信群,线上研修活动工作坊,在微信中发布培训通知,在工作坊中宣介培训项目目标、流程、分组等方案,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参训人员的参与热情。

2. 线下团建:通过短视频、团队徽章、作战任务布置,凝练团队文化,激发参训人员的团队意识。

5.png


4.返岗实战:通过真实工作,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真实的数字教研的情境中进行实战验证,项目专家团队对学员在实战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观察,适时辅导,评估其学习转化。

6.png


5.团队复盘:在实战结束以后,项目团队引导学员进行团队复盘,重点回顾成功关键要素、失败关键要素,以及典型案例的挖掘。例如,引导大家思考,当时我们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合作进行课例研究时采取的策略和行动是什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如果再做一次,我们又会怎么做?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总结出了什么方法可以用于下次数字教研?

(四)设计训战学习绩效

学员在课后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去复习巩固课堂所学,应用知识解决业务问题,这是一个复杂认知及心理过程。项目团队将OKR的思想引入到了训战项目,在培训中与参训学员充分沟通达成学习绩效的共识(见表)。

7.png




实施成效



1

参训教师切实体悟到

数字技术在教研活动中的优势

参训学员在培训后感叹:这本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城乡区域教研活动数字化的重要性和便捷性。特别是在我们贵州欠发达地区,在数字化的今天就可以花少量的钱请大师、名师、大专家给我们指导或授课。我初步学会了数字化研训的组织与实施,我相信,有best365英国在线体育这样的名校,有重庆名师的引领,后面的项目我们一定会交上满意的答卷。


2

参训教师具备

开展数字教研的基本能力

在培训中,项目团队采用数字技术为学员还原真实的数字教研环境,让学员在真实案例中进行模拟训练,并辅以讲师点评,通过培训,学员已经达到“能上前线打仗”的效果,具备开展数字教研的基本能力。


2

探索中西部地区数字教研新范式

项目团队与参训学员一起通过阅读文献、研读政策、结构化研讨、实战演练等方式探索了中西部地区组织实施数字教研的新范式,为其他中西部区域教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经验创新与推广价值


经验创新

1.构建了混合环境下“训战一体”教师培训模式

项目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还原数字教研的真实场景,探索了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结合的训战一体化教师培训模式,通过一边赋能学员、一边让学员参与实战,实现了学习成果向业务结果的快速转化。

2.形成了基于“OKR”的学习绩效评价标准

项目使用“OKR”的学习绩效评价标准让项目组和学员都能够准确识别培训的真实目标和关键结果,项目组通过持续追踪学员的学习过程以及关键结果的达成,能更加精准地推进学员学习成果的转化。


推广价值

1.提出教师培训领域的混合环境下“训战一体”教师培训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培训只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将培训视角聚焦于行为改变,真正让参训学员“做到”。

2.落实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部署,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数字教研成为促进教师职后发展的引擎,是建设教育强国重要的抓手。







.